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最近巴西国家队因惨败阿根廷而引发的换帅风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巴西难产名帅?”撤下多里瓦尔之后,无论巴西队内国脚们是不是真的更希望前主帅蒂特回归,外界的主流声音都是“必须请外教”——就算请不动安切洛蒂,也得是若热·热苏斯这种类型。不过话说回来,在各大传统足球强国当中,有类似问题的绝非仅此一家,比如英格兰同样被人诟病多年。而对于看球稍微有些年头的球迷来说,还有一个现象大概早就注意到了,那就是曾经叱咤足坛的法国籍主帅们,如今已是行踪罕见。
在本土都难找工作
单论国家队,高卢雄鸡当然没有桑巴军团那样的问题,56岁的功勋主帅德尚仍在帅位。就算他已确定明年世界杯后挂印,也还有赋闲已久的齐达内能够接班。然而在俱乐部层面,法国教头却早就风光不再,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还不如英格兰人活得滋润。这里举个有趣的旁证:在2023年底推出的知名足球游戏《EAFC24》中,有两个足球强国的教练很难抽到,甚至经常在UT模式的市场中“断卡”,其一是巴西,其二就是法国,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游戏里法国籍现役教练数量稀少,与官方授权的关系不小,但深究起来,还是因为现实里法国教头过于弱势。不信纵览一下欧洲四大联赛,英西意德所有球队之中,可是只有一位主帅是法国籍——意甲热那亚的维埃拉。而遥想当年,温格、霍利尔曾在英超高举大旗,其后辈齐达内更是以欧冠三连震惊寰宇。再算上一大堆档次稍逊的名字,法国教练可以说在全欧乃至全世界都很活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凋零”?大环境的改变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葡萄牙教练的崛起以及各俱乐部的外资化。自穆里尼奥跻身顶级名帅行列,为葡籍教练打开海外市场,来自这个国家的教头们已经挤占了不少同行的空间。重点在于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早就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前辈后生会相互宣传造势,更有超级经纪人门德斯的力量在背后支持。而俱乐部的外资化,用法国足球教练联盟主席勒佐的话来说,“他们(外国人)接手后会怎么做?会坚持自己熟悉的东西,所以他们会从自己的国家招募人手。”值得一提的是,法甲最近的一次换帅,就是葡萄牙人丰塞卡在里昂接替了本土教头萨热,而里昂正是外资背景的球会,目前老板是美国人。
“甚至在法国,法国教练也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也没有一位法国教练能在大俱乐部执教。”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过去英国媒体经常这样为英格兰土帅哀叹,如今法国足球教练联盟主席也这么说,可见法国教头的生存环境已经糟糕到了一定程度。而当法国人连展现自己执教能力的机会都很难拿到时,要想再出好教练、名教练那就太难了。
布兰克目前在沙特吉达联合执教
没有少帅的机会
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法国教练“成才”的概率无疑变低了,但是请注意,眼下困境的出现并不能全怪别人,法国足球本身也存在不少弊病。比如说他们的教练缺少一种“品牌效应”,既不能像葡萄牙人那样形成集体营销的效果,也欠缺一些响亮的战术招牌——类似于西班牙的“传控足球”,德国的“高位压迫”,意大利的链式防守以及荷兰的全攻全守等等。现任最成功的法国籍主帅德尚则一直被质疑战术过于保守,其难看程度很难让人把他推崇为“宗师”。至于“玄学大师”齐达内,他此前和皇马绑定程度太高,战术理念又自称源自意大利人里皮。
除了很难自我推销之外,法国教练的培养体系也存在弊端。他们的课程水平并不低,要点在于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侧重的能力。数年之前,法国曾经有过“亨利为做教练投机取巧”的讨论,说的是法国名宿没有选择在本土进修,而是通过威尔士足协的课程拿到了教练执照——因为后者既便宜又快。这里我们就不用去质疑亨利的做法了,毕竟现任阿森纳主帅阿尔特塔也走过这条路。另外选这个方案的法国名宿也远不止一位,还有维埃拉、德塞利、吉诺拉,包括亨利目前在法国U21青年队的助手克里希也是。
相较于在威尔士考证,法国的顶级职业教练资格证书BEPF则获取难度更高,要求之严格也是出了名的。其课程由法国足协每年举办一次,申请者如果是前球员,需要有至少5年的职业教练员经验,在法甲踢过150场比赛或者是至少10次入选法国国家队。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各种初步认证,例如专门针对体育文化从业人员的国家高级文凭(DES)或者更高的资格证书。
限制更多,考核更复杂(学费也更贵),可以说代表着法国足协对教练培养的精益求精。但反过来考虑,这也为执教人才的快速成长制造了障碍,这种体系下少帅必然少见。就此兰斯俱乐部经理拉库尔曾经表示:“现在法国几乎不可能有人能在40岁前完成BEPF的课程。而当你40岁才拿好证书,就剩10年(黄金)时间了,到50岁人们会认为你已经过气,这就是问题所在。”两年前,拉库尔曾任命年仅30岁的斯蒂尔担任兰斯主帅,后者也曾经取得过不俗的战绩,足够说明法甲也有少帅的成长空间。但斯蒂尔是比利时出生的英格兰人,由于缺少相应教练证书,他在兰斯执教时,俱乐部每场比赛还得支付2.5万欧元的罚款。
培养模式导致交流障碍?
关于法国教练的“常见形象”,曾有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超俱乐部高管向竞技网如此描述:“就是那种略显灰色的,陈旧的苍白男性。他们不太有动感,英语也不是很好,其中大部分看起来就不像是天生的‘媒体表演者’。”而如此“沉默老白男”形象,在当今的足坛并不太受欢迎,至少在英超,哪怕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开始采用主帅和总监的“分权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主教练能说会道可以成为整个球会的门面。
由于在法国,体育总监和俱乐部主席通常在媒体方面更有发言权,这就先天限制了本土教练们的“个性”发展。另外正如前文所述,培养模式也是重要原因,除了门槛高导致毕业生统统“老成”,传授课程只注重球场之内的内容,而不培养沟通能力也是一方面。“BEPF培养的是教练(Coach),而不是主帅(Manager),它太专注于比赛风格、录像研究课程这些足球本身的内容了。关于沟通则只有如何准备团队谈话和如何准备比赛发布会等很少的部分。”这是一位刚刚拿到证书的法国教练的感受。在他看来培训课程质量很高,但整个模式还是有些落伍了,“你学不到英语也学不到西班牙语,这与其他国家不同。看看葡萄牙人,他们都能说4到5种语言。”
就这一点而言,当初温格与霍利尔在英超的成功,还真有些特例的感觉,他们都是那种喜欢场内场外一手抓的“传统英式主帅”,其中霍利尔还曾经是英语老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年两位前辈开始执教时,可还没有BEPF这回事。后者创立于1991年,最初叫做DEPF,培训模式和现在不太一样,到2012年之后才改为今天的名称。
其实在完成DEPF/BEPF课程的学员中,也有一些我们眼熟的名字,稍年长一点的有德尚、布兰克、前巴黎主帅加尔捷、现比利时国家队主帅鲁迪·加西亚等等,而50岁左右的还有齐达内和现任格鲁吉亚国家队主帅萨尼奥尔。他们是仍未熄灭的火种,代表着法国人仍可在教练席上有所作为。不过从更广和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彻底的变革,在足球世界的最顶层,法国教练恐怕只会成为珍稀物种。
24直播网提供美职联直播、美职联在线高清直播、美职联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等服务。观看美职联直播请点击:
上一条:返回列表